艰难的崛起——解读《小城新旧事》

艰难的崛起——解读《小城新旧事》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文坛涌现出大量反思历史的作品。从家族故事到民族历史,从个人的郁结到民族的郁结,都在一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6614b01d0e0b8

《小城新旧事》作者王玉珮

女作家王玉珮的长篇小说《小城新旧事》便是其中一部代表性作品,作者将三代人物的创伤记忆置于时代变迁的历史长河之中,使得这部家族史诗获得了开阔的审美空间。

本书作者王玉珮在辞职离家赴英求学,背井离乡工作生活整整七年后,重新审视和总结了陕南故乡安康市汉滨区八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家族的延续、不同时代的人物命运以及对未来的愿景和希望。

整部作品的宏大叙事部分,如1940年9月3日日军以多架“中岛97式”战斗机对安康市民实施的疯狂屠戮事件、1949年解放陕南过程中慷慨悲壮的牛蹄岭战役、1953年的查田定产、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以及1983年震恸全国的7.31安康洪灾都基于安康市的真实历史事件展开创作。

在相关信息极为欠缺的情况下,作者大量翻阅县志、党史、论文以及影像资料,并寻找有关人士进行电话采访,最终依靠自己的推理想象完成此书。作者在本书的第一部分呈现了较为罕见的五十年代的故事。极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城市出生长大,并无任何乡村生活经历,而本书的第一部分依然呈现出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作者并未沿袭常见的写作模式,而是采用了多种视角。随着时代的变迁,书中的叙述视角逐渐由男性主导转变为女性主导。 书中塑造了三十多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他们受到时代的影响和各自性格的驱使,因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仔细观察他们的命运走向,读者不禁会思考:作者是如何怀揣怎样的心情,以纸笔跨越多个时代背景,准确地展现群体,特别是女性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呢?又是如何去洞悉并捕捉人物在时代变革中的情感波动呢?

6614b01d4f26b

《小城新旧事》作者王玉珮

作者的外祖父母是书中第一代男女主人公——出生于三十年代的卢广明与何秀贞的原型。何秀贞出生于动荡的年代,在承受着各种观念的矛盾撕扯的同时,又不得不受困于放弃并牺牲自我的思维定势。她自以为冲破了世俗的枷锁,却再次受困于新的牢笼;她努力挣脱传统偏见的控制,却在不知不觉间用所谓的新观念再次束缚了自己的生命,最终在子女尚未成人的情况下离开人世。何秀贞的人生体现了一种极其复杂矛盾的状态,一如当时的社会,承受着被撕裂的巨大伤痛。何秀贞的形象生动立体,真实感人。

在相同的年代,何秀贞的丈夫卢广明的成长路径却是可以自由选择的。相比他的两个哥哥,他的身上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勇于变革与传统守旧并存的特点,使得他的人生境遇总是伴随着迷惘和不安。在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尽自己所能、不断开拓进取的过程中,面对生活中的变故,他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只得不断依赖妻子,这也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直到妻子去世,卢广明才真正实现了自我成长,这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时常慨叹不已。在1983年参与抗洪救灾的过程中,卢广明终于完成了自我救赎。

第二代女主人公卢宝如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善良、倔强、自强,是感应时代召唤的知识女性。在她身上,传统定义的女性性格特征已渐渐弱化。母亲何秀贞去世带来的家庭变故迫使她过早地背负了生活的重压和苦难,但她仍能将母亲生前的牵挂和嘱咐化为动力,勇敢地承担起支撑家庭的重担。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她开始关注社会变革,并以实际行动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在丈夫方有和的支持下,她保持着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的态度。她的“女性意识”是出于一种时代使命感,她的成长阶段非常符合六十至八十年代的“斗争精神”。

对比卢宝如,她的哥哥卢宝瑞则充分体现了男性的脆弱。他在对父亲卢广明的仇视中持续着温吞的叛逆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人生是卢广明无意间亲手造成的。卢宝瑞的童年在父亲的严厉中戛然而止,在麻木和疼痛中逃避着一切,越发让父爱渐渐疏离。

卢宝如与方有和的女儿方持安是书中第三代女主人公。她出生于九十年代,正值中国女性主义思潮兴盛的时期。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女性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自主意识持续增强。相比长辈,持安对父权制度规训下女性的去人格化现象有更清晰完整的认识,并通过拒绝父亲安排的生活路径推动了父母的思想成长。她胸怀大志,甚至不惜主动抛却安逸生活,以反抗长久以来社会对女性发展的束缚。在父母看来,这无疑是巨大的代价;而在她看来,这却是把控自己人生规划的唯一途径。

6614b01d9f13d

《小城新旧事》作者王玉珮

从文学的自身发展规律来看,有生命力的文学不可能脱离炙热的现实而沉浸于自我陶醉的象牙塔中。文学需要反映社会生活,把握时代变迁对人类精神的影响。王玉珮的《小城新旧事》对历史秉持着合理的取舍态度,她在家族历史和民族历史的交汇处,平衡地描绘了历史的真实和想象的真实之间的关系,通过细腻的笔触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同时深刻展现了女性的生存艰辛和成长痛苦。同时,她笔下的时代变革伤痕不断,似乎比我们想象的情况更加艰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zeningx.com/127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9日 上午1:08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2日 下午5:17

相关推荐

  • 以“朴剧”回归艺术本真,赋能本土原创力量

    深圳音乐剧艺术季暨“音乐剧文化创新孵化”系列活动起始于2024年10月到2025年3月,于本月16日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演会中心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是由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市音…

    2025年 3月 19日
  • “千里婵娟共书画”,大鹏教育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

    “千里婵娟共书画”,大鹏教育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诠释民族传统文化,如今已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数字多媒体语境下的传播途径与方式,极大的丰富了传统文化…

    2022年 9月 27日
  • 艺术家晨晓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文/漫生活 写意绘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承载了中华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哲学思考。在传统社会中,写意绘画不仅是技艺的体现,更是文人墨客精神世界的外化。道家的自然无为、儒家的内…

    2025年 1月 9日
  • 奉贤博物馆文创升级!“与天无极”快闪咖啡站上新

    奉贤博物馆的“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虽然已展出一个多月,但仍然热度不减。8月26日上午将近九点,在奉贤博物馆入口处,等待入场的市民已经开始有序排队。不少市民还趁着这…

    2022年 8月 27日
  • 有趣且神秘的兽面玉琮砚 弄潮儿们快来看

    “数字文创”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最关注的潮流之一,当一件艺术作品成为数字藏品,它便获得了无法篡改的独特编码,如此有趣且神秘的文创,弄潮儿们确定不想拥有吗? 玉琮砚 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2023年 3月 24日
  • 这些优秀作品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经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审核批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25日在京揭晓,7个奖项共35篇(部)作品获此殊荣,集中体现了2018年至2021年各文学门类和文体创作的卓越成就。…

    2022年 8月 27日
  • 梦回大唐,唐录将至|《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盛大开业

    梦回大唐,唐录将至。2024年10月1日,由爱奇艺、美霖文化、星瀚科技联合出品,星瀚科技独家发行,福州市冶城集团下属的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运营的《唐朝诡事录·西行》国…

    2024年 10月 1日
  • 召唤生命,阻止轻生——《生命门外》

    召唤生命,阻止轻生——《生命门外》 本书的目的,就是阻止自杀!拉回那些深陷在这样的思维当中正在挣扎犹豫的人,提醒他们珍爱生命,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从执迷不悟的犹豫徘徊中幡然醒悟…

    2024年 7月 31日
  • “遇见莫奈·沉浸式光影艺术展”

    “遇见莫奈·沉浸式光影艺术展” 于青岛云上海天开幕 7月5日,“遇见莫奈·沉浸式光影艺术展”于青岛云上海天开展。本次展览由青岛国信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主办,以《日出·印象》《花园中…

    2024年 7月 6日
  • “中华之光”让定瓷数字化发光

    数字文创是借助区块链技术发行的虚拟文化产品,包括数字形式的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等。这些数字文创,一般以现实中特定的作品、艺术品为IP进行开发,同时每个数字文创都具有唯一的数字…

    2023年 3月 27日